Ai稿子狗上线啦

依托LLM大语言模型+RAG技术

10万+公文范文,20万+写作提纲,50万+佳词妙句

Ai稿子狗助力稿子人不加班、少加班

返回分类列表

笔杆子高见选粹:如何确定文稿的立意站位

立意是文稿的灵魂,站位是文稿的格局。一篇文稿的起草过程,就是登高望远、恰到好处的执着追求,只有立意高远、站位明确,文稿才能符合领导的地位、契合领导的意图。

在文稿起草前,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立意方向,即是什么、写什么、怎么干,既要清楚明了地告诉听众干的目的、干的方法,也要旗帜鲜明地维护核心、围绕核心,确保讲话者符合讲话者的身份、说的话符合领导的意图。

01 立意要高远

作为一名笔杆子,要始终把自己置身于领导的立场来思考、谋划工作,切记不能囤于自己的狭隘思维之中,这样写出来的文稿才能有水平、有境界。

“领导”之所以为领导,是因为他们有洞察全局的能力,也有立足全局看一域的思维,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,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,如果一味地局限于某一事、某一地,必然会导致思维狭隘。

我们在确定立意的时候,绝不能任由自己的想法作祟,而是要回到领导的角度来看待这项工作。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领导平时说的话、谈的事,领导的侧重点在哪里,最喜欢说的话是什么。

有的领导喜欢讲宏观,有的领导喜欢讲方法,有的领导喜欢讲落实,每一位领导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理念,所以这就是我们确定文稿立意的途径。

在我看来,确定立意时要考虑三个维度,即大局、大势、大事。所谓大局,就是要把具体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下考量;所谓大势,就是要充分认清面临的形势,更好地把握住机遇和风口;所谓大事,就是重点是什么,关键在哪里。

02 站位要鲜明

站位体现的是领导的格局,也体现的是领导的水平。对于一篇文稿而言,既要拔高,也要适度。拔高就是要把理论层次拔高,把工作程度加深,适度就是要把格局打开、把形势认清。

在起草文稿过程中,思维要开放,充分依靠理论的力量,让理论指导实践,体现领导的层次和水平。例如谈工作认识的时候,要从上到下进行论述,从大的方向说到具体的工作,充分引述上级决策部署,然后与具体工作建立联系。

同时,还要讲究这项工作的属性,也就是在发展大局中所处的位置。我们虽然要把每项工作都看作是重要的工作,但是工作与工作是有轻重缓急的关系的,例如讲“厕所革命”你就不能像讲经济工作那样危言耸听,不能一大套理论堆出来,那就是有点“小题大做”了。

回到领导层面,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领导的岗位性质,包括会场的地位衡量。作为“一把手”,当然要理直气壮地谋大局、判大势,提出严格的要求。但如果是副职,特别是当会场还有大领导在的时候,就不能“尽情发挥”,一切要围绕主职领导来,充分展现主职领导的地位,自己就只能是作一下具体工作的安排,这个时候讲大局大势就不合适了。

所以,站位问题我们要格外小心、谨慎对待,因为有时候文稿中的一句话可能就让领导得罪了人、耽误了事,甚至有更坏的后果。

03 视野要广泛

起草文稿,是一件苦力活,也是一件头脑活。因为笔杆子的水平往往会代表领导的水平,所以我们在起草文稿时要做好充分的学习和调研。

一件工作、一个问题,有时候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要充分把握这项工作,无论是从上到下、从旧到新、从里到外,都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,那就是密切关注时事变化、最新动态,把握最新的要求、提法,包括近期本地区本单位的风口。例如最近的“新质生产力”就是一个新的提法,那么你在给出决策参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,并且诠释好。

另外,我们要提防一种不知不觉的错误。那就是“抄”材料,要“抄”最新的,不能“抄”到一些过时的东西,这是个普遍要注意的地方。说得文雅一些,那就是参考的资料要是最新的,千万要避免“踩雷”。

同时,要学好方法论,做好基本功。方法论是干事创业的方法和技巧,基本功指的是调研思考的深度,我们在文稿中给出的工作举措,一定要立足于本地区、本部门的实际,并且能够发现一些本质问题,提出的举措要有可行性,要让各级各部门能够落实下去,切忌“假大空”,摒弃那些实现不了的举措。

04 论证要充分

部署工作除了传达贯彻、安排工作外,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,那就是督促工作。一般工作,都会有一个实施方案,且是早已下发的,各级各部门其实可以按照方案来实施,且方案更全面、更具体,且可操作性更强。

但是为什么还要安排领导讲话呢?这就是用领导的权威督促工作。正因为人性的惰性,开展工作也一样,并不是每个单位都能够认真对待工作,所以需要领导亲自进行督促。

那么,类似于“劝说”的督促,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,就必须在文稿上下功夫。我们在文稿中提出的观点和要求,要进行充分论证,例如引经据典来说明普遍规律,引述上级决策来说明组织意图,触类旁通来说明方法举措,直击问题本质来说明关键要点。

我们不能只讲举措,更要讲为什么提出这个举措,更好地说服听众遵照执行。要让听众感觉到这么做是为什么,这么做是必须的,这么做是最好的,只有听众信服了,他们才会执行好。

虽然可以不必像议论文那样进行严格论证,但是起码要有一个合理的诠释,这样才能让各级各部门信服,纯粹靠权威进行压迫,是行不通的,得讲究文稿的深度和可说服性。

05 举措要务实

在文稿中提出的举措要务实,就是指前面谈到的,这些举措要有根据,要能够落实下去。如果落实不下去的举措,你讲得再多也没有用。

例如有的文稿在安排部署乡村风貌改造的时候,说财政要每年给几千万元投入,确保资金及时到位,这个举措的结果是落实不了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财政资金永远都是紧张的,还有那么多的民生支出,还要保障经济发展,保障项目建设,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,你把一个乡村风貌提升的形象工程就要七千万元,这样的举措等于白提。

所以提出的举措要务实,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之上,这种不务实的举措讲多了,也会降低领导的权威性,因为天天喊口号,不切实际,这样只会害了领导。

要写出务实的举措,就必须得进行充分调查研究,有了调查,才有发言权。任何一项工作要落实下去,难度是很高的,但是如果能够契合实际地一步步推进,也是可以实现的。

总的来说,如何准确确定好文稿的立意和站位,是这篇文稿质量的体现。即使标题拟得再好、口号喊得再响、辞藻写得再美,没有干货,就等于白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