谋篇布局就是指对文稿的结构进行一个符合逻辑的规划,也就是我们文稿中的框架。写公文材料不是像写散文,想到什么就写什么,就算是散文也会在脑海中大致进行一个预设。
公文文稿的框架是需要花很大精力的,必须写下来,反复修改,每一个人都要每一个人独特的思路,所以定好框架,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功能,也是一篇文稿材料能不能写出来的前提。
01 谋篇布局的基础
所谓谋篇布局的基础,就是前面三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会议方案、部门初稿和搜集到的素材,这是我们谋篇布局的前提。如果是熟悉的文稿类型,那我们就可以根据经验,再结合初稿素材进行结构拟定。
但是如果是不熟悉的,我在讲结构方式方法前还是讲点实际的,那就是先到网上找找别人的,看别人对这个材料是怎么布局的,结构是怎样的,初学者甚至可以依葫芦画瓢,照着别人框架来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出错,因为一般你在官网上看到的文稿,都是经过审定后发出来的,所以你可以放心参考,按着别人的结构,但是并不是说全抄人家,特别是标题,因为你写的文稿后面也会发新闻通稿的,如果是抄的,那就是让领导尴尬了。
所以,我们要学会怎么去参考,同时做好资料素材的准备工作,这个至关重要,因为归根结底,还是要贴合实际的。
02 谋篇布局的方式
一篇文稿,根据写作者的思维和经验,可以有无数种结构,但是总体而言有三种,也是最常见的,更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三种结构,分别是总分总、并列式和交叉式。
总分总并不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学写作文时讲的那个总分总,而是思维的总分总,一般以三段式,即第一部分是谈认识、思维问题,第二部分是谈具体工作,第三部分是谈责任压实和保障问题,例如在营商环境会议上的讲话,第一部分谈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、紧迫感,还可以直接写总结,第二部分讲打造四个环境,第三部分讲责任压实、要素保障、督促督查,那么这个结构就是很清晰的。
并列式是指打破那种三段式的老思路,常用在经验材料中,也可以用到讲话材料中来,就是把思想认识、具体工作、督促督查等以一定的逻辑进行并列,打个不恰当的比喻,就是搞个排比段。例如在写森林防灭火工作部署材料的时候,可以这样来铺排结构:提高思想认识、科学研判形势、开展隐患排查、加大巡回巡查、强化应急救援、加强值班值守、营造浓厚氛围、夯实主体责任。那么,这篇讲话稿就是八段,每一段下面不需要再拟小标题,就是八段,这样简单明了,听众可以按照这个一项项执行。
交叉式就是前面两种的结合,或者其他各种方式的结合,这个一般在大材料中,也就是有二级标题的,例如一级结构是总分总,第一部分是渐进式结构,第二部分是并列式结构,第三部分是线性结构,这样一篇文稿有多种结构的,就是交叉式。
这三种对于笔杆子而言,是比较常用也是较为简单的,也是不会出错的,所以掌握了这三种结构方式,谋篇布局就没问题了。
03 谋篇布局的拟定
当我们选择好文稿的布局方式之后,接下来就是要进行框架的拟定,那么这个就是一个需要反复斟酌的过程,具体有三个步骤,分别是内容重组、逻辑分析、框架拟定。
首先是内容重组,就是把部门提供的素材和搜集到的素材,对讲话内容进行重新归类,例如项目建设会议上的讲话,我们要把项目谋划类的、项目前期类的、项目建设类的、项目管理类的等进行内容组合,分块放在一块,标上一个概括性的词语,这个是为拟定框架做准备的。
其次是逻辑分析,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性进行排列,例如刚刚提到的项目建设推进会讲话,要按照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排列,比如首先要讲谋划储备,然后讲项目前期,接着讲项目建设,再精细管理,最后还要讲要素保障,那么这个顺序就有一定的逻辑性了。
最后是框架拟定,就是在逻辑初步排列的基础上进行框架拟定,这一步其实在逻辑排列的基础上已经完成了,要做的就是结合内容进行修订,确定一个完整的框架,然后再与别人的对照看看,进行调整。框架的标题就简单拟一个即可,拟写标题是写作中的第二个步骤,下期我再聊一聊。
总的来说,框架的确定,要充分对内容进行熟悉并以一定的逻辑进行排列,然后进行反复斟酌,最后确定基本的框架,这是文稿写作的重要一环,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环,把这个环节做好了,后面就是优化提纲、填充内容了。
Copyright ©稿子人之家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jango